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广州市黄埔区推动地理标志助“荔”远行!

广州市黄埔区推动地理标志助“荔”远行

时间:2025-07-02 11:26:27 来源:元新闻 作者:百科 阅读:241次

  身处岭南腹地的广州市黄埔区,千年古荔,如今再征新途。从枝头到餐盘,从田间到市场,一颗颗红色果实正在书写兴农富农的时代新章。

  “天下荔枝在广东”,荔枝珍品在萝岗。岭南“荔枝三杰”中,萝岗桂味、笔岗糯米糍独占两席,在清代便已闻名,荔枝种植历史悠久。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的贤江公园,有着近千棵树龄100年以上的古荔枝树,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造就了别具风味的荔枝产品。其中,以“双肩红”糯米糍最为有名,其果肉厚而核小,入口则果香充盈,每逢七月“双肩红”红透之际,不少市民游客慕名前来采摘。

  近年来,黄埔区重点培育以荔枝为代表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产品运营与品牌建设,在原产地建立果树统一管养制度,引入专业团队实施果园病虫害监控,持续完善标准管理、拓展市场路径,推动萝岗荔枝等从“岭南名品”向“全国地标”稳步迈进。

   为打响品牌知名度,黄埔区持续举办荔枝文化节和地理标志好货节等活动,联动电商、社交平台与线下渠道,拓宽产品海内外市场销路,萝岗荔枝质优价美的形象渐入人心。在收成稀缺的2024年,萝岗糯米糍与贤江双肩红糯米糍亮相“粤享地标好货巡礼广州站”,珍稀果品拍卖吸引广泛关注,其中一份萝岗糯米糍拍得高达10800元的价格,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获市场认可。

  步入2025年盛夏,萝岗荔枝迎来丰收大年,萝岗桂味、萝岗糯米糍陆续上市。记者了解到,新上市的萝岗糯米糍三天销量突破5000斤,在萝岗荔枝市场等地,贴有地理标志的果品售价较普通果品高约30%,转化为果农实实在在的收益。示范效应带动下,黄埔区企业用标热情高涨,2024年新增19家企业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共23家企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用标。

  优化产品品质,讲好文化故事,地理标志特色产业正在加速形成。以荔枝为例,近年黄埔区推动果品向精深加工拓展,鼓励企业开发荔枝酒、果干等多类衍生品,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市场弹性。推动永和街在贤江公园营造地理标志特色驿站等文化场景,萝岗街在萝岗市场打造荔枝产品交易集散地,不断增强市场共识,提高原产地辨识度。

  当前,黄埔区以萝岗荔枝为龙头,深挖各类特色农产品发展潜力,以“一个地标带一片产业,一类品牌兴一方经济”的发展理念,系统推进地理标志培育。目前,黄埔区共有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地理标志培育产品,收录40种待培育地理标志资源名录。2024年底,推动黄埔区土特产协会正式成立,为萝岗桂味、波罗粽、长洲大果杨桃等产品的培育和申报打下基础。在地理标志扶持政策支持下,专家、学者引导用标企业在品牌策划、包装设计、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升能力,特色农产品的专业市场化运营路径正逐渐明晰。

  从标准化种植到市场化运作,从标志申请到文化塑造,为打造萝岗荔枝品牌迈出的每一步,凝聚了岭南特色农业经营者稳步深耕知识产权“试验田”的缩影。未来,黄埔区将持续推进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工作,以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为牵引,实现“产业强农、品牌富农、地标兴农”的共赢图景。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刘灏

  通讯员 钟燕菁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本周四上午10点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召开一场备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
  • 深中通道迎来通车周年庆!领略世纪工程的视觉盛宴
  • 寒冬深夜勇救坠沟村民 平凡夫妻托起生命之光
  • 更便捷,深圳至三亚每日开行直达列车
  • 本周四上午10点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召开一场备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
  • 今日辟谣(2025年6月30日)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7月4日开始报名
  • 央行征信中心:7月1日起全面执行征信服务新收费标准
推荐内容
  • 从粮食安全到稀土机密 国家安全法实施十周年带来哪些变化?
  • 合肥公交司机车上“捡”了个4岁娃
  • 深交所发布创业板“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
  • 跨越千年,共赴荔约 话剧《长安的荔枝》在广州上演
  • 全球首个GCG/GLP
  • 抗组胺药会产生依赖性?能不吃就不吃?真相来了|健康辟谣关于抗过敏药物是否会产生依赖性的讨论一直存在实际上,现代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可逆性阻断组胺受体来缓解症状,并不会导致生理依赖这类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是安全的需要澄清的是,药物依赖分为两种: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抗过敏药物既不会让身体产生耐受性需要加大剂量,也不会引发心理渴求部分患者长期用药是因为慢性过敏症状需要持续控制,而非药物本身导致依赖专家建议:对于季节性过敏或急性症状,可按需服用;慢性过敏患者则需遵医嘱规范用药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症状反复,反而影响生活质量关键是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