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浪潮滚滚而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如何让全民共享数字成果?广东贡献了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样本”。
盛夏时节,生机勃发。广东省委网信办组织各地市委网信办,以及南方新闻网、深信服、极飞科技等企业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从线上到线下,从乡野田间到企业车间,掀起一阵阵数字热潮。
技能“下乡”,锻造网络强村“尖兵”
近年来,广东积极推进“网络强村”建设,将数字技术“礼包”送下乡,加快把县镇村发展短板变成高质量发展潜力板。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在人,补齐短板就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如今,“乡村网红”成为连接农产品与市场的桥梁、传播乡村文化的窗口。6月27日,“网络强村”百名乡村网红技能提升学堂活动在广东财经大学举行。活动旨在进一步壮大“网络强村”人才队伍,以数字技术弥合城乡差距,实现强村富农。
“网络强村”百名乡村网红技能提升学堂活动
“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是“新农人”更是“兴农人”。“不是只有头部大主播才能做好直播带货,通过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我们都能成为‘百千万工程’代言人。”活动现场,获得2024年度全国正能量职工网络达人“最受欢迎职工达人”称号的“青椒姐姐”朱立芳、获得“‘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宣传大使”头衔的“朱班长”朱燕妮两名广东乡村网红代表以亲身经历分享如何从“素人”变“网红”,从短视频引流、直播卖货到组品团购助力“土特产”变“金招牌”,生动诠释了数字技术为乡村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
要抓住网络时代的红利,必须要有新技能作“武器”,活动现场还创新性地设置了“AI技能集市”。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媒体运营项目冠军葛蓝、腾讯公司文化与内容事业部总监禹薇等专家现场对乡村网红创作的直播作品点评指导,还有资深老师带领乡村网红体验AI工具高阶玩法,快速制作新媒体产品。
多位资深老师现场教学数字技能
随着科技与农业加速融合,无人机、无人车等农业无人化设备也成为了“新农人”的“新农具”,为农业插上了“数字化翅膀”。7月7日,广州黄埔区极飞科技超级农场开展了一堂特别的课——“网络强村”新农人超级农场实践课堂。
从农业无人设备自主作业,到遍布农场的数据传感网络,再到水、肥、温度监控管理系统,数十名智能制造专业方向学生、农业无人化设备从业者沉浸式感受无人化、高效率、可持续的智慧农业生态系统。
极飞工作人员向参观者讲解大型农业无人机
“以前家里打农药靠背包喷洒,不但很重,还容易喷不均匀。没想到现在无人机不但农药载量超过了人背,还更智能均匀了。”参观者不禁感慨。
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乡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手握数字技能“金钥匙”,广东“百千万工程”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公益“上门”,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当我们畅游网络海洋,也不可忽视“暗礁”潜藏,数字化转型让企业享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在数智时代,网络安全如同无形盾牌,守护着个人信息、企业机密乃至国家安全。
在2025年广东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期间,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佛山、惠州、肇庆等地市陆续开展“网络安全公益行”活动,将网络安全知识与技能“送上门”。广东电信、深信服等多家网络安全头部单位组建专业技术团队,针对企业在数字化发展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科普培训,并免费开展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网络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鼓励企业将人工智能安全、密码技术、量子加密等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中。
以“智”促“治”,数字化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在6月23日佛山科普活动现场,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明教授指出从数据内循环到外循环的防护拓展,从单一技术防御到生态体系构建,人类正站在安全范式革命的十字路口,唯有技术创新与治理协同并重,才能在数字文明进程中筑牢安全防线,释放数据要素的最大价值。活动吸引近200人线下参加,超3000人次观看现场直播。
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明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
对于企业来说,数据安全前提下的合规是保障其稳健运营的基石。7月3日,在广东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惠州联通)举办的科普活动上,深信服技术团队聚焦数据安全合规与实战防护,现场为30余名企业网络安全工作负责人授课。
深信服专家披露2025年4月国内勒索软件攻击情况,指出中小企业受攻击占比达88%,攻击者借助AI技术实现自动化漏洞利用、钓鱼邮件精准伪造,凸显构建主动防御体系的紧迫性。
护航企业网络安全,不仅有面对面科普,还有一对一“体检”。惠州、肇庆等地市委网信办联合相关技术支撑单位实地调研当地企业网络安全发展情况,针对企业网络及数据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各企业提供免费网络安全“体检”服务,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修复漏洞、消除隐患,增强防御主动性和智能化水平。
肇庆开展网络安全公益行企业“体检”活动
据悉,2025年广东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系列活动接下来还将走进广东更多地市,以更多元化的形式持续提升广东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
统筹:门丽丽 黎妙娟
记者:张治伊 田华征